10月30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开展思政课建设调研与指导工作。期间,专家组深入课堂一线,随机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宁老师讲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听课环节,郭宁老师围绕教材中“中国精神”这一核心章节进行了深入讲解。课程重点聚焦于“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精神”以及“中国精神的含义”两大核心问题。郭宁老师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剖析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阐释了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深刻时代价值与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精神对于个人成长、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同时,课程系统梳理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渊源与核心要义,强调了其在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中的关键作用。
听课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凝神专注,认真记录,对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氛围进行了细致观察。

此次调研听课活动,是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常态监测与精准指导的重要举措。专家组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建议,将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提供宝贵参考,也将有力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水平的整体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听课调研为契机,认真吸纳专家意见,持续深耕思政课堂,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让中国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陪同参加听课调研活动。
供稿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审初校:郭 宁
复审复校:李 博
终审终校:李占文
责任编辑:张 宇